活動和工作坊

攝影師與武術家到校指導計劃:明愛莊月明中學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研究團隊,致力通過多元化傳播形式推廣中華傳統武術,並透過深度訪談等方式研究體育文化傳播效果。 項目主理人、仁大新傳系專業應用副教授李家文博士;聯同葉問宗師長孫、葉問宗師長子葉準授男葉港超師傅;詠春體育會主席、葉問宗師次子葉正入室弟子李煜昌師傅;於2023年6月23日到訪協作學校明愛莊月明中學開展到校指導活動,並獲邀與彭耀鈞校長一起參與該校的詠春拳室揭幕儀式。這間詠春拳室內的陳設參考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傳統拳館,除了有木人樁、牌匾及葉問宗師的相片,更有由葉問後人及詠春體育會主席送贈的兩面鏡匾,以敬賀葉問徒孫、葉準入室弟子彭耀鈞校長主理的詠春拳室開館,別具意義。 項目透過數碼科技虛擬實境(VR)技術, 協助參與學校製作「虛擬拳館」。項目會邀請協作學校設計部份場景,並由香港樹仁大學的師生團隊協助搭建中華武術虛擬拳館。活動當日,項目主理人李家文博士安排了葉港超師傅和李煜昌師傅,分組與參加活動的學生商議虛擬拳館的名稱及一件擺放在拳館內的代表物件。與詠春師傅的討論過程中,學生對擺放在虛擬拳館內的物品有不同主意。李家文博士亦以駱耀拳館的個案分析,引導學生在構思虛擬拳館時如何慎選鎭館之寶,實踐「教與學」。 活動期間,很榮幸獲詠春體育會主席李煜昌師傅,借出獲通訊事務管理局資助下研發的5G詠春系統,供參與活動的學生優先體驗。這個5G詠春系統,配合攝影機、木人樁感應器等,能讓詠春師傅可打破地域限制,以網絡實時觀察徒弟的力度及動作是否正確。

更多詳細 »

入門攝影工作坊(楊家太極)

由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專業應用副教授李家文博士及研究團隊主理的「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於2023年4月29日舉行第二場「入門攝影工作坊」,邀請了楊家太極元朗一脈代表、柔靜太極拳研藝社資政社長曾永康師傅擔任主講嘉賓,與學生分享楊家太極源流及其內涵,如介紹楊家太極「動中求靜」的精髓,又講述了太極劍法如何配合太極拳之身法、步法,形成一套獨特之兵器套路。 是次攝影工作坊由香港專業攝影師公會代表Ken Kan及Derek Lee擔任導師,指導參與活動的香港培道小學、天主教培聖中學、香港培道中學及瑪利諾中學的學生,拍攝的基本原理及人像攝影曝光技巧。 當日在香港樹仁大學研究院綜合大樓多媒體製作中心設置了兩個專為拍攝室內人像攝影的場景,柔靜太極拳研藝社資政社長曾永康師傅、社長盧明遠師傅及曹啟聖師傅分別擔任攝影主角,展示太極拳的動作,讓一眾學生有機會即席使用相機拍攝練習與實踐。

更多詳細 »

「攝影師與武術家到校指導計劃」: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研究團隊主理的「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早前到訪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舉行「攝影師與武術家到校指導計劃」活動,當日該校安排了30多位中二學生及教職員參與其中。 這個活動以攝影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加深對中華武術及體育文化傳播的理解。項目主理人、仁大新傳系專業應用副教授李家文博士,與詠春體育會主席、葉問宗師次子葉正入室弟子李煜昌師傅,向學生介紹詠春源流,及分享拍攝武術主題須留意的細節,讓學生掌握當中的文化精髓;之後就是學生實踐拍攝環節,李煜昌師傅向學生演示打木人樁及八斬刀法,專業攝影師成啟聰先生即場指導學生拍攝技巧,講解如何拍攝及捕捉詠春的動作。

更多詳細 »

入門攝影工作坊(吳家太極)

由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主理的「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於2023年3月20日舉行了首場攝影工作坊,活動有明愛莊月明中學、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及瑪利諾中學的師生出席參與。 是次攝影工作坊由香港專業攝影師公會代表擔任導師,指導學生專業攝影技巧;邀請了吳式太極第五代掌門人吳光宇師傅擔任主講嘉賓,與學生分享傳播中華武術內涵的技巧與心得,並和徒弟即場展示太極拳動作。一眾學生在會場內即席拍攝、實踐所學。

更多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