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港超師傅訪問
(左)葉港超師傅(葉問長子葉準授男)(右)李家文博士(「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首席研究員) 訪問對話內容: 李家文:謝謝港超師傅!跟了,我們都叫數年了,那,如你所說,其實你都教了功夫一段長時間。有時想教誰,覺得誰是有甚麼來學武的目的,其實有時你都很快會感覺到的。那有些師傅是很介意的,就是,總之你不肯花時間來學完回去練,他就覺得這樣不如別教了,有些就是覺得不要緊的,你來感受下,我當傳播而已,就怎麼都行的。你是屬於那些都有些規則要求的人?還是怎樣?你有沒有變化過呢? 葉港超:我覺得我是兩者之間,我又不是,又沒去到很……一定是這樣,或一定是這樣,中間其實可能會變的那件事。但是我都會抓住一條底線,就是如果你沒心機的,完全是只想來拍張相片,我都會,會請你走。 李家文:「師傅,我真的很有心機的!」 葉港超:說嘛。 李家文:正常很多人都會說的。 葉港超:說嘛。 李家文:那你怎樣知道呢? 葉港超:那你會經歷的,你會真的學,雖然你當然會交學費,你會學,但是你是否用心機學,包括我,包括你自己,一定會知的。 李家文:你通常多久會察覺到? 葉港超:其實我想一個禮拜都會知道的。認認真真學,譬如我叫你做的事情,你給我的反應是,「已經做了嘛」、「做完了」,可能我會叫他再做,「已經做了呀!」 李家文:有沒有第二招? 葉港超:明天學甚麼呀?甚麼時候可以好像你這樣,甚麼一個打十個,是不是真的可以?很多這些很奇怪的問題。 李家文:如果,我覺得你對中、小學生是有耐性的,都願意的,就是你都會覺得如果你是一個小朋友,你問這些,你OK的,但是如果你一個大人,你就覺得已經不是在這裡尋、追尋武術,是不是? 葉港超:可以這樣說了,因為小朋友是喜歡玩,我自己都曾經是小朋友,我自己都知道,我都是一個貪玩的人,那我陪你玩,我當然可以代入你,玩得很開心。但是你一個大人,你說兩句説話,大家,我年紀都不小了,大家都知道甚麼事了,你來的目的是甚麼,是不是?其實很簡單的,其實真的,我覺得。 李家文:那在人際傳播裡,我自己研究的時候,我就幾細緻想知道,因為我覺得武術家,除了他自己那手技藝很棒,其實他一定是有點感染力,你才可以吸引到人們追隨你的。無論你是只有三十個,三十個,如果是這麼多年都忠心耿耿,其實是很難得的了,有些就三百個、三萬個,是不是?全球很多分社。你覺得你是哪一種傳播模式?因為坦白說,單憑你的背景,你要收多少人都行,但是你是一種甚麼心態去教學呢?今時今日。 葉港超:我真的很隨心,很隨心地說,我喜歡教的就去教,那加上你是不是喜歡學,兩者可不可以「撻得著」(夾得來),這樣才可以延續長一點時間,甚至可以是缺一不可。是的,可以這樣說。 李家文:那麼可不可以說,其實你比你爸爸(葉準師傅)還要嚴呢?我覺得。 葉港超:我都覺得好像是,因為怎麼說呢?嗯,或者這樣說,我不是用它(詠春)來維持我的生活,但是你說我喜不喜歡,我自己是喜歡的,但是我如何令你去喜歡的話,我覺得沒有必要我很用心機去令到你喜歡,除非你真的讓我覺得你是很喜歡的,那我願意付出我的時間去教你,那不是說,剛才我說的,為了錢去做。 李家文:這樣其實不易,就是譬如,如果你是在教基礎教育、中小學,其實老師就要盡一切努力,令你原本不喜歡數學,我要令你喜歡數學。 葉港超:不同,那是一份工作。 李家文:是的。 葉港超:那個是生活,不同。 李家文:嗯,所以你會不會覺得,所以中華武術要傳承,事實上是有難度的?